①地名。春秋晋地。在今山西稷山县南稷山下。《左传》宣公十五年(前594):“晋侯治兵于稷,以略狄土”,即此。②粮食作物名。一说即“粟”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粢,稷。”邢昺疏:“郭云今江东人呼粟为粢,然则粢也、稷也、粟也正是一物。”一说为高粱的别名。《广雅·释草》王念孙疏:“稷,今人谓之高粱。”又说谓不粘的黍。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:“稷与黍,一类两种也。粘者为黍,不粘者为稷。”③五谷之神。见“后稷”。
寿春县:
秦置县。治今安徽寿县。东晋孝武帝改为寿阳县。南朝宋大明六年462复名寿春县,八年又改睢阳县,北魏复为寿春县。明初废入寿州。秦、汉为九江郡治;魏、晋、南北朝为扬州、豫州、南豫州及淮南郡、梁郡治,隋、唐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