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时蜀国都城。在今四川成都市, 与广都、新都号为三都。成都之得名,据《太平御览》卷166引《史记》曰:“周太王逾梁山之岐山,一年成邑,二年成都,故有成都之名。”另据温少峰《试为“成都”得名进一解》(载《社会科学研究》1981年第1期)称:成都为古蜀语地名,“成都”即“蜀都”,亦即“天都”。它的蜀语含义是“天族”(高原人)人的地区。秦于此置成都县。
战国蜀国都城。即今四川省成都市。后入于秦,置为县。
昌州长官司:
明永乐二年 1404 改昌州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。清属宁远府。后废。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昌州,治今四川省德昌县西南。明永乐二年1404年改置为长官司,移治今德昌县西北。属建昌卫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