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句注山。一名西陉山,又称雁门山。在今山西代县西北。历代为北方重要屏障。在雁门关以南地称陉南,以北地称陉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四年(310),代公鲜卑拓拔猗卢从刘琨“求陉北之地。……(琨)乃徙楼烦、马邑、阴馆、繁畤、崞五县民于陉南”。胡三省注:“陉,谓陉岭。”
即“句注山”。
峨州:
唐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荔波县东北。南宋后废。 唐置,治今贵州省荔波县东北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打狗河上游地区。属黔州。南宋后废。
历史地名即句注山。一名西陉山,又称雁门山。在今山西代县西北。历代为北方重要屏障。在雁门关以南地称陉南,以北地称陉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四年(310),代公鲜卑拓拔猗卢从刘琨“求陉北之地。……(琨)乃徙楼烦、马邑、阴馆、繁畤、崞五县民于陉南”。胡三省注:“陉,谓陉岭。”
即“句注山”。
峨州:
唐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荔波县东北。南宋后废。 唐置,治今贵州省荔波县东北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打狗河上游地区。属黔州。南宋后废。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