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了事痴】了事痴解释,了事痴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了事痴】了事痴解释,了事痴来历出处


《晋书.傅玄传》附《傅咸传》:“咸字长虞,刚简有大节。风格峻整,识性明悟,疾恶如仇,推贤乐善。……骏弟济素与咸善,与咸书曰:‘江海之流混混,故能成其深广也。天下大器,非可稍了,而相观每事欲了。生子痴,了官事,官事未易了也。了事正作痴,复为快耳!……’”

晋人傅咸,以直言切谏得罪了权臣杨骏。杨骏的弟弟杨济是傅咸的好友,便写信规劝傅咸,要他学得深广海涵,不应过分刚直切峻坚持原则。遇事应善于委曲,方为明哲。“了事”是痴,不可为图痛快,遗害于自身。傅咸回书,驳斥了他的主张。指出,忠正之心,不应受到嫉恨,自己决不害怕因直致祸,也不以苟且为明哲。后因用为主张处世圆滑,或过分沉溺于“了事”而不能自拔的典故。
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四《冬日》:“幸是元无了事痴,偷闲聊复学儿嬉。”

  • 【了事痴】: 犹言办事迷。指醉心政事。语出晋书·傅咸传:“生子痴,了官事,官事未易了也。了事正作痴,復为快耳!” 宋杨万里 冬暖诗:“暂闲何似长闲好,无事非关了事痴。” 宋陆游 冬日诗:“幸是原无了事痴,偷闲聊復学儿嬉。” 宋陆游 题直舍壁诗:“文书那得废哦诗,羞作羣儿了事痴;付与后人评此老,一丘一壑过 元规 。”
  • 【了事】: 1.办妥事情;使事情得到结束。新五代史·杂传·郑珏:“帝( 梁末帝 )曰:‘事急矣,宝固不足惜,顾卿之行,能了事否?’”古今小说·临安里钱留发迹:“﹝ 钱鏐 ﹞怕 顾全武 不能了事,自起大军来接应。” 鲁迅 书信集·致李小峰:“改为横行,格式全照两地书,则不到二百页可了事。”2.明白事理;精明能干。南史·蔡樽传:“卿殊不了事。”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太清二年:“ 景 ( 侯景 )又请遣了事舍人出相领解。
  • 【痴】: 痴 chī 傻,无知:痴人说梦

  • 龙拏虎掷:

    犹言龙争虎斗。宋 喻汝砺八阵图诗:“笑云此公大肚皮,龙拏虎掷堆胸胄。”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:“自汉迄今,全史之大部分,皆演于江河间之原野,彼龙拏虎掷,甲兴乙仆,殆未有出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南、湖北数省


    历史典故【了事痴】了事痴解释,了事痴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太庙牺】太庙牺解释,太庙牺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太庙牺】太庙牺解释,太庙牺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太庙牺】太庙牺解释,太庙牺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了事痴】了事痴解释,了事痴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平分秋色】平分秋色解释,平分秋色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平分秋色】平分秋色解释,平分秋色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平分秋色】平分秋色解释,平分秋色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了事痴】了事痴解释,了事痴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闻雷失箸】闻雷失箸解释,闻雷失箸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闻雷失箸】闻雷失箸解释,闻雷失箸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闻雷失箸】闻雷失箸解释,闻雷失箸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了事痴】了事痴解释,了事痴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敲残玉唾】敲残玉唾解释,敲残玉唾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敲残玉唾】敲残玉唾解释,敲残玉唾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敲残玉唾】敲残玉唾解释,敲残玉唾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了事痴】了事痴解释,了事痴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忝窃虚名】忝窃虚名解释,忝窃虚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忝窃虚名】忝窃虚名解释,忝窃虚名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忝窃虚名】忝窃虚名解释,忝窃虚名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了事痴】了事痴解释,了事痴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不误农时】不误农时解释,不误农时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不误农时】不误农时解释,不误农时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不误农时】不误农时解释,不误农时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