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c.cidianwang.com/file/lishi/58124908.jpg"/>
书名。近人康有为撰。十四卷。继承和发挥廖平(字季平)考证今古学之论点,康氏考定秦焚六经未尝亡绝,河间献王及鲁共王无得古文经之事,证古文经皆刘歆伪造,故称“伪经”。以刘歆作伪,旨在佐王莽更法立制,是新莽一朝之学,与孔子无涉,故称“新学”。认为今文经是孔子真经,宣传孔子托古改制和三世进化微言大义,为变法提供理论武器。学术上集古文经辨伪6*大成,揭发伪经伪史,颇有新见。大开疑古风气。然亦多不当疑而疑者。如无睹刘歆古文与尊彝铭文之异同,妄指尊彝亦刘歆私铸埋藏。又认殷周之际已萌芽、发展的《易经》为孔子所作,而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为刘歆伪作等,均被后来学者认为是错误的。光绪十七年(1891)书成刊行。各地翻刻颇多,影响很大。二十年被清廷毁版。二十四、二十六年又两次遭禁毁。1917年康氏重刻出版,改名《伪经考》。1931年北平文化学社出版新式标点本,复改今名。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时仍用原名。
" />
《新学伪经考》书影
文渊阁书目:
明朝廷藏书目录。杨士奇等编定。不分卷。元朝灭亡,大将军徐达收元廷所藏图书送南京。成祖时又派礼部尚书郑赐四出购求。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,书亦运至北京,收贮于左顺门北廊。正统六年1441移于文渊阁。杨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