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清陈鼎撰。全书一卷。康熙三十四年(1695)成书。系作者宦游南方边陲之地的见闻记录。其中记述闽、台、粤、桂、滇、黔一带,远及安南、天方(麦加)、三佛齐蛇类五十二种(摘自《山海经》十种未计)。除属蜥蜴目的“四脚蛇”、“脆蛇”和虚妄传说者外,实则有蛇四十种。其中标明有毒者十七种,“不啮人”(含轻毒性蛇)者十四种。所记形态详略不一,且多为地方俗名,难以辨认其种属。如“百乐蛇”非指一种蛇名,而是反映越冬蛰藏蛇群于初春出蛰的状态。对某些蛇类的生活习性、食性、栖息地、捕食行为也有观察,尤其重视蛇类的经济用途。如环蛇脂“已(止)风去厉”,鳞蛇胆“可解诸药之毒”,安南长官司出者“可治牙疼”等。收入《昭代丛书·别集》。
台湾教案:
清同治七年1868台湾府打鼓今高雄英国传教士强行传教,激起公愤,兵勇和民众群集焚毁英法教堂,毙、伤教徒各一人。时值英商在台湾收购樟脑,私运出口,被地方官吏查获。事发后,英驻华公使一面要求总理衙门派人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