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代选拔、考核官吏的制度。因分质朴、敦厚、逊让、有行四种科目,故名。此制始于西汉永光元年(前43),时下诏丞相、御史举质朴、敦厚、逊让、有行者,光禄每年以此科目考核郎及从官。东汉时科目有所不同。《后汉书·黄琬传》:“旧制,光禄举三署郎,以高功、久次、才德、尤异者为茂才四行。”
榆中:
战国时赵武灵王西略地至榆中。史记·秦始皇本纪:“自榆中并河以东,属之阴山,以为四十四县,城河上为塞”,“迁北河榆中三万家”。所在历来说法不一:三国魏苏林说在上郡,指今陕西省的东北角;唐张守节说在胜州
历史知识汉代选拔、考核官吏的制度。因分质朴、敦厚、逊让、有行四种科目,故名。此制始于西汉永光元年(前43),时下诏丞相、御史举质朴、敦厚、逊让、有行者,光禄每年以此科目考核郎及从官。东汉时科目有所不同。《后汉书·黄琬传》:“旧制,光禄举三署郎,以高功、久次、才德、尤异者为茂才四行。”
榆中:
战国时赵武灵王西略地至榆中。史记·秦始皇本纪:“自榆中并河以东,属之阴山,以为四十四县,城河上为塞”,“迁北河榆中三万家”。所在历来说法不一:三国魏苏林说在上郡,指今陕西省的东北角;唐张守节说在胜州
历史知识历史词典【中华民国公报】中华民国公报介绍,中华民国公报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中华民国公报】中华民国公报介绍,中华民国公报历史知识...
历史词典【御(禦)侮校尉】御(禦)侮校尉介绍,御(禦)侮校尉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御(禦)侮校尉】御(禦)侮校尉介绍,御(禦)侮校尉历史知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