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丞相、相国不常置,皆非寻常人臣之位,多用来安置权位极高的重臣。北魏孝庄帝时,以尔朱荣有扶翼之功,拜柱国大将军,位在丞相上,后又拜为大丞相、天柱大将军。其后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北周、隋亦置,得授此职者均系操纵军国大政的权臣,权任极重。北周分置左、右。唐代罢。辽代或置为南面朝官中最高官职,多授予功勋卓著者,非定制。元顺帝至元五年(1339),加中书省右丞相伯颜为大丞相,六年,罢伯颜职,遂废。
平章政事:
初为宰相的名义职衔。唐贞观八年634诏李靖“每三两日至门下、中书平章政事”,渐演为官名。简称平章、平章事。辽南面朝官中书省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又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。金尚书省置二员,从一品,与左、右丞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