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垂帘听政】垂帘听政解释,垂帘听政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垂帘听政】垂帘听政解释,垂帘听政来历出处


垂帘:落下帘幕。听政:亲听、主持政事。也引伸为幕后操纵政事。御座后垂下帘幕内听取、主持政事。慈禧皇太后(1835-1908年),姓叶赫那拉氏,满洲镶蓝旗人,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官员惠徵的女儿。咸丰元年(1851年),她选入清宫。咸丰六年(1856年),生子载淳她晋升懿妃。咸丰十一年(1861年),咸丰皇帝死后,载淳继位,尊称她为圣母皇太后,上徽号为慈禧。咸丰十一年(1861年)十一月,同治皇帝奉请慈安皇太后、慈禧皇太后登坐于养心殿(今北京市故宫内),在皇帝御座后垂下帘幕里亲听、主持政事。

【出典】:

《清史稿》卷214《后妃传·孝钦显皇后传》8926页:“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,垂帘听政。谕(yù遇,指示)曰:‘垂帘非所乐为,惟以时事多艰,王大臣(贝勒王和大臣的合称)等不能无所禀承,是以姑允所请。俟(sì四,等待)皇帝典学(称皇子就学)有成,即行归政。’自是,日召议政王、军机大臣同入对。内外章奏,两太后览讫(qì气,完毕),王大臣拟旨,翌(yì意)日(明日)进呈。阅定,两太后以文宗赐‘同道堂’小玺(xǐ洗,皇帝的玉印)钤(qián前)识(加盖印章),仍以上旨颁示。”

【例句】:

黄传惕《古代艺术的宝库——故宫博物院》:“养心殿东间,……就是那拉氏慈禧实行‘垂帘听政’的地方。”

  • 【垂帘】: 1.放下帘子。谓闲居无事。南史·顾觊之传:“ 覬之 御繁以约,县用无事。昼日垂帘,门阶闲寂。” 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·谈异七·李坤:“蔡以易卜,垂帘都门。”2.指潜心致力,不预闻他事。魏书·儒林传·徐遵明:“故能垂帘自精,下帷独得,钻经纬之微言,研圣贤之妙旨。”3.谓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。旧唐书·高宗纪下:“自诛 上官仪 后,上每视朝, 天后 垂帘於御座后,政事大小,皆预闻之,内外称为‘二圣’。”
  • 【听政】:坐朝处理政务;主持国政

  • 东风入律:

    春风和煦,律韵调协。用以赞颂太平盛世,万事和顺。晋书.地理志上:“而玉環楛矢,夷裘风驾,南翚表贶,东风入律,光乎上德,奚远弗臻。” 主谓 孟春时节,气候温和。晋书·地理志:“南翚表贶,~。”△多用于气


    历史典故【垂帘听政】垂帘听政解释,垂帘听政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洗耳投渊】洗耳投渊解释,洗耳投渊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洗耳投渊】洗耳投渊解释,洗耳投渊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洗耳投渊】洗耳投渊解释,洗耳投渊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垂帘听政】垂帘听政解释,垂帘听政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画地为狱,势不入】画地为狱,势不入解释,画地为狱,势不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画地为狱,势不入】画地为狱,势不入解释,画地为狱,势不入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画地为狱,势不入】画地为狱,势不入解释,画地为狱,势不入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垂帘听政】垂帘听政解释,垂帘听政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郑人缓泣】郑人缓泣解释,郑人缓泣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郑人缓泣】郑人缓泣解释,郑人缓泣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郑人缓泣】郑人缓泣解释,郑人缓泣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垂帘听政】垂帘听政解释,垂帘听政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因敌为资】因敌为资解释,因敌为资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因敌为资】因敌为资解释,因敌为资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因敌为资】因敌为资解释,因敌为资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垂帘听政】垂帘听政解释,垂帘听政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宪乌】宪乌解释,宪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宪乌】宪乌解释,宪乌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宪乌】宪乌解释,宪乌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垂帘听政】垂帘听政解释,垂帘听政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携杖逐壶公】携杖逐壶公解释,携杖逐壶公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携杖逐壶公】携杖逐壶公解释,携杖逐壶公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携杖逐壶公】携杖逐壶公解释,携杖逐壶公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