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匹。比喻远距离操纵、统制其他民族或驾驭某一事物。晋.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长辔远御,妙略潜授,偏师同心,上下用力。”亦作“长辔远驭”。南朝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通变》:“是以规略文统,宜宏大体,先博览以精阅,总纲纪而摄契,然后拓衢路,置关键,长辔远驭,从容按节。”《南齐书.孔稚珪传》:“输宝货以结和,遣宗女以通好,长辔远驭,子孙是赖。”《旧唐书.窦静传》:“如臣计者,莫如因其破亡之后,加其无妄之福,假以贤王之号,妻以宗室之女,分其土地,析其部落,使其权弱势分,易为羁制,自可永保边塞,俾为藩臣,此实长辔远驭之道。”
偏正 放长缰绳,驱马驾车。比喻运用谋略,远距离操纵控制。晋·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长辔远御,妙略潜授。”△用于权术方面。→长驾远驭。也作“长辔远驭”。
渔阳掺挝:
后汉书.祢衡传载:汉末名士祢衡字正平,在曹操军中供职,他恃才傲物,得罪曹操,曹操降他为鼓吏。一次元宵节晚宴,曹操有意羞辱祢衡,命祢衡为宾客击鼓助兴。祢衡裸身扬棰击鼓,作渔阳掺挝曲,音调悲壮,锵锵如金石
历史典故